清朝

来自Quickpedia wiki
(重定向自清王朝
这是特色条目,请按此取得更多资讯。
这是特色条目,请按此取得更多资讯。



大清
Qing (英语)
File:Flag of the Qing dynasty (1889-1912) svg.png
大清帝国国旗
File:Seal of Qing dynasty svg.png
大清帝国国章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File:560px-Empire of the Great Qing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png
首都 北京
面积
  • 国土面积:14,700,000平方公里(最鼎盛时,1790年代
人民生活
官方语言 满洲语汉语(文言文)
人口
民族 汉人满洲人
政治文化
国家领导人:

不适用

经济实力
货币单位 清朝货币
国家资料
 
中国历史



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黄河
文明
长江
文明
青铜器时代
传说时代
三皇五帝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
|
前256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
东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03
战国 前403–前221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前202
|
220
西汉 前202–9
9–23
更始帝 23–25
东汉 25–220
三国
220–280

220–266
蜀汉
221–263

229–280

266-420
西晋 266–316
东晋
317–420
五胡十六国
304–439



420
|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后梁
555–587
西魏
535–557
东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581–619
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国 907–979
(契丹)

916–1125

西辽
1124-1218
定难军
881–982

西夏
1038-1227

960
|
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国 1206–1271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后金 1616–1636
1636–1912
中华民国
大陆时期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至今
中华民国
台湾时期 1949至今

大清帝国 (后人称清朝1616年-1912年)是继明朝之后的朝代,由女真族 (满洲族)所建。首都为北京皇太极为第一位君主,溥仪 (清逊帝)为最后一位君主;因孙中山发动武昌起义而衰、隆裕太后发布《清室退位诏书》而灭。

清朝于三藩之乱后才大致统一中国大陆,之后就开启了康雍乾的满清盛世,直到道光年间发生鸦片战争后国力逐渐衰败,在1911年孙文所灭。

历史[编辑]

后金的建立[编辑]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金 (史称后金),并统一女真、创满文八旗制度

清国的建立[编辑]

爱新觉罗皇太极 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并改国号为清。

清世祖时期[编辑]

1644年李自成北京称帝,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以消灭流寇,此时,清入关,由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清世祖)所率领的军队推翻了明朝政府,统治中原,但并未统一中国,与南明明郑对立。之后,清世祖铲除南明政权。

统一台湾[编辑]

康雍乾盛世 (盛清)[编辑]

爱新觉罗玄烨 (清圣祖;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灭郑氏政权,并将台湾漠北蒙古纳入清朝版图 (统一天下)。另编有《康熙字典》。

爱新觉罗胤祯 (清世宗;雍正皇帝)将青海西藏纳入清朝版图、西南改土归流。并以传教士介入皇位之争为由实施雍正禁教,中国因此在十九世纪时落后[注 1]

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乾隆皇帝)征伐缅甸南越廓尔喀,且平定大小金川准噶尔回疆林爽文事件苗乱,将天山南北路 (新疆)纳入版图,安南、缅甸、廓尔克入贡。另编有《四库全书》。

但清高宗在位晚年因宠信和珅,吏治大坏、人口激增,土地分配问题严重、对外征战不断而使清朝由盛转衰。

英使东来[编辑]

英国希望开拓中国市场,于是希望清廷增开通商口岸。先后派了马加尔尼阿美士德分别觐见清高宗清仁宗 (嘉庆皇帝)。

但因为天朝体制、觐见皇帝之跪拜问题而徒劳无功。

鸦片战争[编辑]

主条目:鸦片战争

英使东来失败,于是英国有新的策略-从殖民地印度进口鸦片,导致中国人民不健康、白银外流、影响经济。后清宣宗 (道光皇帝)在1839年林则徐广州查禁并销毁鸦片,因而引来英国政府不满,于1840年发动战争。清战败,在1842年时签订《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为清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同时开启了不平等条约序幕、结束了清朝闭关自守局面。

太平天国[编辑]

主条目:太平天国

1850年洪秀全广西起事,创立拜上帝会,以排满为号召。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1853年攻陷南京,并定都南京,改称天京。1864年,清军攻陷天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灭。

也因为这个清朝最大内乱,汉人地位得以提升,地方军权力也上升了,但严重影响清朝经济和社会[注 2]

英法联军[编辑]

主条目:英法联军

之后,英国想要更多福利,所以想修改《南京条约》内容,清朝不同意。英国再度不满,和法国一起攻打清。1858年爆发第一次英法联军战争,清战败,同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换约不成,爆发第二次英法联军战争 (又称换约战争),清战败,同年签订《北京条约》。

自强运动[编辑]

主条目:自强运动

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清廷不重视。太平天国之乱、英法联军后,恭亲王奕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祯因为看到西方武器后惊叹不已,所以推动清末第一个改革运动。欲改革器物层次,并从国防军事改革至民生经济。

守旧派人士反对 (如破坏铁路)、缺乏规划、改革仅限器物层次、列强占领清朝藩属国,蜡烛多头烧,因而作罢。

牡丹社事件[编辑]

主条目:牡丹社事件

1871年,有一群琉球人民因为船难漂流到恒春,后惨遭原住民杀害,日本后来以惩办凶手为由于1874年出兵攻打台湾牡丹社。之后清廷和日本签订条约,日本撤兵,清廷赔款并承认日本是“保民”义举[注 3],日本借机声称琉球人民是日本臣民,之后于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

中法战争[编辑]

中法战争发生在1884年。后于1885年签订条约,清因而割让越南给法国。

之后英国在1886年趁机吞并缅甸

这场战争过后,清廷意识到台湾的重要,于是台湾建省

甲午战争[编辑]

主条目:甲午战争三国干涉还辽

大日本帝国想变得强大,所以在牡丹社事件吞并琉球后,还想吞并朝鲜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清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对中国本土工商业有不好的影响,另,台湾成立台湾民主国。此战争亦显示清自强运动的不足、日明治维新的成功。

辽东半岛本来是俄国的欲占领地,但被日本并吞了,因此俄国和德国法国干涉还辽,使清廷以白银3000万两赎回辽东半岛。

瓜分中国、门户开放[编辑]

主条目:瓜分中国门户开放政策

国家 港口 租期 势力范围
胶州湾 99年 山东省
旅顺大连 99年 东北、长城以北
威海卫 25年 长江流域
新界 99年
广州湾 99年 西南、海南岛
福建省

德国认为自己干涉还辽有功,想和清租界港湾,但遭拒绝。所以于1898年,以传教士被杀为由强占胶州湾。后列强跟进:强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 保持中国领土及主权完整
  • 各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均等

戊戌变法[编辑]

主条目:戊戌变法戊戌政变

甲午战争失败且北洋舰队黄海海战被轰爆,有人认为改革器物层次根本无法促进清朝的进步。

所以康有为梁启超清德宗 (光绪皇帝)推动戊戌变法。康有为等人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改革制度层次,历时103天。

但戊戌变法缺乏规划,且不少欲参加科举考试之士人反弹废除八股文,重要的是清德宗无掌握实权,实权在慈禧太后手中而造成变法失败。

而真正终结戊戌变法的是戊戌政变,由慈禧太后、守旧派人士发动。

仇外[编辑]

自西方多次侵略清国[注 4]后,人民就对洋人不满(仇外),且部分传教士常借着在《南京条约》领事裁判权中获得的司法特权庇护教民,各地常有冲突。

华人称外国人为大毛子;称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之华人为二毛子;称通洋学、通洋语、用洋货之人为三毛子~十毛子

另,朝廷也仇外。因为戊戌政变后,列强帮助康有为、梁启超逃跑,且慈禧太后想要罢黜光绪皇帝时,列强表示反对[注 5]

义和团事变[编辑]

主条目:义和团事变

义和团兴起于山东 (华北地区),但被袁世凯驱离,因而转往天津北京 (直隶省)发展。

义和团焚毁教堂、拆铁路、杀害外国公使 (如日本使馆书记、德国公使克林德)、杀害外国教民。

八国联军[编辑]

主条目:八国联军

慈禧太后认为义和团有能力,所以主动向各国宣战,在1900年爆发八国联军战争 (又称庚子之役),攻陷北京,清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和约》。 慈禧也不是省油的灯,她下令铲除义和团、惩办毓贤等人,继续垂帘听政。

清末改革[编辑]

主条目:庚子后新政立宪运动

慈禧太后想要挽回人心而推出庚子后新政,内容与戊戌变法差不多。

1906年清廷下诏预备立宪。1908年的宪法草案君权太重[注 6]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但很多皇族,被说是“皇族内阁”[注 7]

立宪派人士失望透顶,于是转而支持革命。

孙中山革命[编辑]

主条目:黄花岗之役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1911年4月27日爆发广州黄花岗之役,使大家意识到革命,并参与革命。

1911年,清廷宣布铁路国有,将民营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强行收归国有。因而爆发保路运动,以四川省最激烈,另有湖南湖北广东湖北军前往四川镇压,湖北闹空城,所以1911年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 (又称辛亥革命),后于湖北建立湖北军政府。之后各省纷纷响应,此时的清朝仅掌控12省,即将步向灭亡。

隆裕太后代替溥仪1912年2月12日颁布退位诏书,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统治神州200余年的清朝至此灭亡。

版图[编辑]

清朝的版图在极盛时期连台湾、外蒙古库页岛都曾经是它的领土,但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台湾和外蒙古以及库页岛都陆续失去这三个地方的领土。

清帝列表[编辑]

  • 称帝前
肖像 庙号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File:努尔哈赤.jpg 清太祖 高皇帝 努尔哈赤 1559年-1626年 天命 1616年-1626年
File:皇太极.jpg 清太宗 文皇帝 皇太极 1592年-1643年 天聪 1626年-1636年
  • 称帝之后至康雍乾圣世
肖像 庙号 谥号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File:清世祖.jpg 清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福临 1638年-1661年 顺治 1643年10月8日-1661年2月5日
File:清圣祖.jpg 清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烨 1654年-1722年 康熙 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
File:雍正帝.png 清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胤禛 1678年-1735年 雍正 1722年12月27日-1735年10月8日
File:乾隆帝.jpg 清高宗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弘历 1711年-1799年 乾隆(乾音发钱) 1735年10月18日-1796年2月9日
(1796年-1799年宫内仍用乾隆年号)

清中叶至民国成立[编辑]

  • 仁宗睿皇帝讳颙琰(嘉庆帝)
  • 宣宗成皇帝讳旻宁(旻字读民,本名绵宁,即道光帝)
  • 文宗显皇帝
  • 穆宗毅皇帝
  • 德宗景皇帝
  • 宣统帝溥仪(“溥仪”音Pǔyí,无庙号、谥号)

经济[编辑]

贸易[编辑]

清初实施海禁政策 (抵制郑氏政权)、朝贡贸易,贸易不发达。台湾收入版图后,海禁解除。乾隆之后直至鸦片战争港口多难管理为由实施一口通商,只准在广州进行贸易,外商只能透过公行交涉。

货币[编辑]

明朝到清末白银铜钱并用。欧洲地理大发现后白银自海外大量输入。

手工业[编辑]

清朝专业市镇兴起,如江西景德镇瓷器闻名。

商业[编辑]

清朝商帮形成:山西 (晋商)、徽州 (无徽不成镇)最有名。

文化[编辑]

文学[编辑]

小说最有名,如: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

外交[编辑]

本条目或段落需要扩充,欢迎协助扩充来改善这个条目或者段落
您该怎么做:增加其它国家与大清帝国的关系
更多个讯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找到。
欢迎扩充条目完成以后移除本模板。

西方[编辑]

明朝中期,西方人发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所以欧洲人就在中国进行贸易传教 (宗教改革),并于澳门 (葡萄牙)、菲律宾马尼拉 (西班牙)、印尼巴达维亚 (荷兰)、印度 (英国)建立根据地。


清圣祖南怀仁造西式炮筒应付三藩之乱

俄罗斯帝国[编辑]

对清国领土的侵犯分为蚕食和鲸吞两种:

制度[编辑]

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使用的是高压怀柔政策: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书目[编辑]

  • 《国中社会2上》,翰林出版,2012年3月版
  • 《国中社会2下》,翰林出版,2012年9月版

网站[编辑]

注释[编辑]

注释[编辑]

  1. 西方工业革命交通革命人权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皆在禁教后发生。
  2. 牵连到长江流域各省,死亡人数2000万~5000万
  3. 但琉球人民并不是日本臣民
  4. 尤其是鸦片战争
  5. 因为它们认为变法成功能使清国变强。
  6. 权力比明治天皇还大
  7. 13位内阁大臣中:8位满人、5位汉人。且5位为皇族
  8. 清廷丧失最多领土的条约;约比现今的德国+法国还大。
  9. 包含不冻港海参崴库页岛;中国从此失去东北的海岸。
  10. 不得出现“维”、“壶”字;或以不好的形容词修饰清,如“浊清”
  11. 口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