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紀元
民國紀元又稱民國紀年,乃中華民國建立之後採用之年號方式。民國紀元是中華民國建立開始紀年的方式,稱作中華民國XX年,簡稱民國XX年、民XX。這種紀年方式以1912年壬子年中華民國成立為第1年,即中華民國元年,與西元紀年相差1911年。月與日則同公曆月與公曆日。
概要[编辑]
清宣統三年辛亥年(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於武昌起義,推翻清朝帝制。湖北軍政府的文告和各省響應的宣言不使用年號,使用黃帝紀元;但革命黨人討論成立共和政府時,認爲黃帝紀年也不合民主共和的宗旨。各省代表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大會,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1912年)元旦正式就職,通電各省,頒訂國號為中華民國,並且不再使用帝制的年號,以黃帝紀元4609年11月13日(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並改用公曆。中華民國成立前的紀年可用「民前」,例如,民前一年就是1911年。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民國曆的紀年,與北韓的主體紀年和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間(1912年至1926年)的日本年號「大正」一致,即中華民國的「民國N年」,同時是北韓「主體N年」和日本「大正N年」(至1926年大正天皇駕崩為止)。這是因為中華民國成立之年、北韓的創建者金日成的出生年份和日本大正天皇的登基年份均為1912年的緣故,純屬巧合,三者並無任何關係。
【來源請求】
各地使用[编辑]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其有效統治之領土改用西元紀年,不再採用民國紀年。在中國大陸,對於1912年至1949年的歷史敘述時,也只提西元紀年,不寫民國紀年。香港也不常用,所以一般認為民國已經於1949年完畢。中華人民共和國改以公曆紀錄,凡周年慶時改以「建國N周年」。
而中華民國有效統治之領土(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即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至今仍使用「民國」和「西元」共用的紀年法,尤在中華民國政府各機關,各式官方文書中均採用民國紀元來紀年,這也有維護法統的象徵意義。
但支持泛綠及台獨的人士及團體,大多不使用民國紀年,而使用西元紀年。例如民主進步黨的黨證、文宣品及公文,使用的是西元紀年;《自由時報》於2005年9月6日起將報紙上方及網站所標的日期從民國年改為西元年。
標準寫法[编辑]
據《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 7648《資料元及交換格式–資訊交換–日期及時間的標記法》(與ISO 8601類似),紀年可用西元,也可冠以大寫「R.O.C.」字母用民國紀元。例如,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1月1日可寫作「1912-01-01」或「R.O.C. 01-01-01」。
紀元轉換[编辑]
民國紀年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
西元紀年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1916 | 1917 | 1918 | 1919 | 1920 | 1921 |
民國紀年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十九年 | 二十年 |
西元紀年 | 1922 | 1923 | 1924 | 1925 | 1926 | 1927 | 1928 | 1929 | 1930 | 1931 |
民國紀年 | 二十一年 | 二十二年 | 二十三年 | 二十四年 | 二十五年 | 二十六年 | 二十七年 | 二十八年 | 二十九年 | 三十年 |
西元紀年 | 1932 | 1933 | 1934 | 1935 | 1936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民國紀年 | 三十一年 | 三十二年 | 三十三年 | 三十四年 | 三十五年 | 三十六年 | 三十七年 | 三十八年 | 三十九年 | 四十年 |
西元紀年 | 1942 | 1943 | 1944 | 1945 | 1946 | 1947 | 1948 | 1949 | 1950 | 1951 |
民國紀年 | 四十一年 | 四十二年 | 四十三年 | 四十四年 | 四十五年 | 四十六年 | 四十七年 | 四十八年 | 四十九年 | 五十年 |
西元紀年 | 1952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1957 | 1958 | 1959 | 1960 | 1961 |
民國紀年 | 五十一年 | 五十二年 | 五十三年 | 五十四年 | 五十五年 | 五十六年 | 五十七年 | 五十八年 | 五十九年 | 六十年 |
西元紀年 | 1962 | 1963 | 1964 | 1965 | 1966 | 1967 | 1968 | 1969 | 1970 | 1971 |
民國紀年 | 六十一年 | 六十二年 | 六十三年 | 六十四年 | 六十五年 | 六十六年 | 六十七年 | 六十八年 | 六十九年 | 七十年 |
西元紀年 | 1972 | 1973 | 1974 | 1975 | 1976 | 1977 | 1978 | 1979 | 1980 | 1981 |
民國紀年 | 七十一年 | 七十二年 | 七十三年 | 七十四年 | 七十五年 | 七十六年 | 七十七年 | 七十八年 | 七十九年 | 八十年 |
西元紀年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民國紀年 | 八十一年 | 八十二年 | 八十三年 | 八十四年 | 八十五年 | 八十六年 | 八十七年 | 八十八年 | 八十九年 | 九十年 |
西元紀年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民國紀年 | 九十一年 | 九十二年 | 九十三年 | 九十四年 | 九十五年 | 九十六年 | 九十七年 | 九十八年 | 九十九年 | 一百年 |
西元紀年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民國紀年 | 一〇一年 | 一〇二年 | 一〇三年 | 一〇四年 | 一〇五年 | 一〇六年 | 一〇七年 | 一〇八年 | 一〇九年 | 一一〇年 |
西元紀年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參考[编辑]
- 中國年號索引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之紀年
- 宣統(1908年12月2日至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至1917年7月12日):清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之年號
- 洪憲(1916年1月1日至1916年3月22日):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之年號
- 共戴(1911年12月16日—1915年6月9日,1921年2月21日—1924年11月26日):蒙古國—八世哲布尊丹巴之年號
- 通志(1915年):民國時—察都之年號
- 明治(1868年1月25日至1912年7月30日):日本明治天皇之年號
- 大正(1912年7月30日至1926年12月24日):日本大正天皇之年號
- 昭和(1926年12月26日至1989年1月7日):日本昭和天皇之年號
- 平成(1989年1月8日起):日本天皇明仁之年號
- 大同(1932年3月9日至1934年2月28日):滿洲國之年號。
- 康得(1934年3月1日至1945年8月18日):滿洲國之年號。
- 大韓民國(1948年8月15日到1948年9月24日):大韓民國之年號
- 檀君紀元(1948年9月25日到1961年12月31日):大韓民國之年號
- 主體(1997年9月9日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之年號
- 維新(1907年—1916年):越南阮朝阮福晃之年號
- 啟定(1916年—1925年):越南阮朝阮福昶之年號
- 保大(1926年—1945年):越南阮朝阮福晪之年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