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
原子 (英語:Atom)為組成物質的基本單位。現今科學將電子運動的範圍當作原子的大小。
歷史[编辑]
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其學生德謨克利特認為萬物皆由不可分割的為小粒子組成,並命名為「原子」。英國科學家道耳頓根據實驗結果,於1803年提出原子說:
- 原子不可分割 (後被推翻)
- 同種元素之原子的質量和性質相同
- 分子皆由最簡單整數比組合而成
- 化學反應後原子數量和種類均不變
後英國科學家湯姆森於1897年發現帶負電的電子,並認為電子均勻分布在原子裡面 (後被推翻)。1911年英國科學家拉賽福用正電粒子撞擊金箔,發現原子內部幾乎是空的,電子不可能均勻分布,且所有質量集中在中心,稱作原子核,而電子則是環繞在原子核周圍。之後還發現原子核中有帶正電的質子,且其正電量等於電子的負電量。1913年丹麥科學家波耳發現電子還有其軌道,不會全部都在同一圓周上。1932年查兌克發現和質子同重且不帶電的中子。
構造[编辑]
- 電子:帶負電,可以隨意增加減少,為該原子帶正或負電的重要關鍵。質量為質子的1836分之一。
- 質子:帶正電,不可以隨意增加減少,總數為含該原子的該元素之原子序。和中子等重。
- 中子:不帶電,若增加或減少會有同位素的出現。和質子等重。
而這些粒子可構成以下公式:
- 電子數=質子數 (不一定,原子呈電中性時才符合)
- 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
- 中子數=質量數-質子數
參考文獻[编辑]
書目[编辑]
- 《國中自然2上》,翰林出版,2012年6月版
- 《升國中前必讀的漫畫科學教科書 2》,高允坤著,金炫辰譯,臺灣麥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