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簡稱世衛組織或世衛;阿拉伯語:منظمة الصحة العالمية;俄語:Всемирн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ВОЗ;英語: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法語:Organisation mondiale de la santé,OMS;西班牙語:Organización Mundial de la Salud,OMS)是聯合國屬下的專門機構,國際最大的公共衛生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獲得盡可能高水準的健康。該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準。截至2005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組織共有193個成員國。
總部[编辑]
- 世界衛生大會是世衛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每年召開一次。主要任務是審議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的工作報告、規劃預算、接納新會員國和討論其他重要議題。
- 執行委員會是世界衛生大會的執行機構,負責執行大會的決議、政策和委託的任務,它由32位有資格的衛生領域的技術專家組成,每位成員均由其所在的成員國選派,由世界衛生大會批准,任期三年,每年改選三分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君子協定,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是必然的執委成員國,但席位第三年後輪空一年。
- 常設機構秘書處,下設非洲、美洲、歐洲、東地中海、東南亞、西太平洋6個地區辦事處。
地區分部[编辑]
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按地域設有六個區域,分別如下:
- 非洲區域(AFRO)I,總部設於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非洲區域包括了非洲大部份國家,除了被編入東地中海區的埃及、蘇丹、突尼西亞、利比亞及摩洛哥。由於索馬裡並未有一個有效的政府,所以並未成為區域的成員。此外,有主權爭議的西撒哈拉地區亦因為沒有代表而未能加入。
- 歐洲區域(EURO),總部設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 東南亞區域(SEARO),總部設於印度首都新德里。在世衛分區,北韓被編入本區,與南韓不同。
- 東地中海區域(EMRO),總部設於埃及首都開羅。東地中海地區包括了中東地區所有國家及未被包括在非洲地區的國家。
- 西太平洋區域(WPRO),總部設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西太平洋區包括亞洲所有在東南亞區及東地中海區以外的所有國家,以及大洋洲所有國家。與北韓不同的是,南韓屬於本區,而非東南亞區。西太平洋區現任區域總監為尾身茂。
- 美洲區域(AMRO),總部設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美洲區域更為人所知的名字為泛美衛生組織(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PAHO)。由於泛美衛生組織早於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所以美洲區域是世衛六個區域中自主權最高的一個。
歷任總幹事[编辑]
屆 | 姓名 | 來自國家 | 任期 |
---|---|---|---|
1 | 布羅克·奇澤姆 | 加拿大 | 1948-1953 |
2 | 馬戈林諾·戈梅斯·坎道 | 巴西 | 1953-1973 |
3 | 哈夫丹·馬勒 | 丹麥 | 1973-1988 |
4 | 中島宏 | 日本 | 1988-1998 |
5 | 布倫特蘭夫人 | 挪威 | 1998-2003 |
6 | 李鍾鬱 | 南韓 | 2003年 |
代理 | 安德斯·努德斯特倫 | 瑞典 | 2006年5月22日-2007年1月4日 |
7 | 陳馮富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2007年1月4日-2012年6月30日 |
歷任秘書長[编辑]
2006年總幹事選舉[编辑]
由於原總幹事李鍾鬱突然離世,於2006年11月6-9日舉行總幹事補選,是次補選有來自世界各地合共11人競逐這個職位。結果由中國代表陳馮富珍當選。[1]
主要貢獻[编辑]
- 世界衛生組織於1992年發表 了著名的《維多利亞宣言》,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 心理平衡”。
- 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世界衛生組織給予中國很大的支持,並且領導督促各國政府防治非典,避免其再度爆發。
參見[编辑]
- 傳染性疾病防治
- 病人安全
參考資料[编辑]
- ↑ 陳馮富珍當選世衛組織新任總幹事,新華網,2006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