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本條目或段落需要擴充,歡迎協助擴充來改善這個條目或者段落。 |
土重定向至此頁,關於其他意思,詳見土 (消歧義)。
土壤是由岩石經風化作用、成土作用的碎屑和生物遺體分解出的物質組合而成的微小顆粒。對植物來說,土壤是「營養滿分」的東西,成分有礦物質 (45%)、有機質 (5%)、水 (25%)、空氣 (25%)。成土因子有母岩、氣候、地形 (高度、坡度)、生物、時間。
土壤剖面 編輯
影響土壤厚薄的要素有坡度、氣溫、降水量。形成順序為:RCABO,由上至下排列為:
- 有機質層 (O層)
- 表土層 (A層):物質被水帶下B層,故較B層貧瘠
- 底土層 (B層):較A層營養,顆粒細又營養
- 風化層 (C層):剛風化,為小岩石
- 母岩層 (R層):大岩石
成土作用 編輯
降水量、氣溫決定了成土作用速度。
分類 編輯
美國分類法 編輯
美國土壤分類系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土壤分類系統,其於1949年發布,1999年換新。
- 有機質土 (原黑色土)
- 淋澱土 (原灰壤、灰化土)
- 灰燼土 (火山灰土) (原黑色土)
- 氧化物土 (原紅壤/紅土)
- 膨轉土 (原黑色土)
- 極育土 (原幼黃壤、黃壤、紅壤/紅土、退化紅壤、台灣粘土、鹽土)
- 新成土 (原石質土、新沖積土、混合沖積土、鹽土)
- 黑沃土 (原黑色土)
- 淋溶土 (原幼黃壤、黃壤、紅壤/紅土、退化紅壤、老沖積土、混合沖積土、鹽土)
- 弱育土 (原灰化土、暗色崩積土、淡色崩積土、幼黃壤、老沖積土、新沖積土、混合沖積土、台灣粘土)
- 旱境土 (原鹽土)
- 永凍土
台灣教科書分類法 編輯
- 依位移分類
- 原積土:紅壤
- 運積土:沖積土、崩積土
- 依酸鹼分類
- 鹼性土:荒漠土
- 中性土:濕草原土、黑鈣土
- 酸性土:灰化土、灰壤
- 依氣候分類
土壤 | 氣候 | 介紹 |
---|---|---|
磚紅化土壤 | 熱帶雨林 熱帶季風 |
聚鐵鋁作用旺,土壤多為酸性 |
紅壤黃壤 | 副熱帶季風 夏雨型暖溼 |
聚鐵鋁作用旺,土壤多為酸性 |
棕壤 | 溫帶海洋 溫帶季風 |
落葉林,土壤微酸性 |
灰化土 | 副極地大陸性 極地苔原 |
針葉林,灰化作用旺,土壤多為酸性 |
冰沼土 | 極地苔原 極地冰原 |
土層淺,多永凍土 |
荒漠土 | 乾燥氣候 | 雨量少,土壤中性或鹼性 |
栗鈣土 | 熱帶莽原 溫帶地中海 |
乾草原,淺層有鈣層堆積,表層鬆散 |
濕草原土 (黑土) 黑鈣土 |
溫帶大陸性 溫帶草原 |
富有黑色腐植質,土壤偏中性 |
台灣土壤分類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書目 編輯
- 《國小自然5上》,南一出版,2009年6月版
- 《一看就懂 台灣地理》,遠足文化出版,黃美傳著
- 《升國中前必讀的漫畫科學教科書 1》,高允坤著,金炫辰譯,臺灣麥克出版
- 《普通高中地理1》,龍騰出版,2010年5月初版,2016年6月六版
網站 編輯
注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