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修订间差异
→參見: 已經有附在台灣的條目裡了。 |
|||
第198行: | 第198行: | ||
== 參見 == | == 參見 == | ||
*[[台灣問題]] | *[[台灣問題]] | ||
*[[台灣獨立運動]] | |||
== 參考資料 == | == 參考資料 == |
2014年3月13日 (四) 02:25的版本
中華民國 | |
File:中華民國國旗.png 中華民國國旗 |
中華民國國徽 |
自然地理 (實際管轄區) | |
[[Image:{{{國家位置圖片檔案名}}}|250px]] | |
首都 | 台北 |
---|---|
面積
| |
人民生活 | |
人口
| |
政治文化 | |
國家領導人: | |
經濟實力 | |
國家資料 | |
台灣國名是中華民國(英語:Taiwan,正體中文:臺灣,簡體中文:台湾)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方的國家,島嶼呈現狹長形,是個多山的島國,夏秋兩季多颱風,多地震,其地震帶多屬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板塊移動所產生的地震。
名稱的由來
台灣早期的名稱很多,在尚未在官方記錄台灣一詞之前,台灣被外來者及台灣本土居民取了很多的名稱,有西拉雅語的Taian、Tayan,在秦朝時,秦始皇派人到蓬萊仙島尋找長生不老藥,有學者認為當時的蓬萊仙島就是今天的台灣。
更多早期對台灣的稱呼有雞籠山、雞籠、北港、東蕃、台員、高山國、高砂、東都、東寧、夷洲、流求、台窩灣、東鯷、夷州、寶島、福爾摩沙等等。
1544年葡萄牙航海家在太平洋上航行時發現台灣是一座綠意盎然的美麗之島,因此高呼台灣為福爾摩沙。1596年日本將軍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後,派原田孫七郎送國書到台灣,要求高砂國對日本進貢。荷西殖民時期被稱呼為大員(Taioan)。明鄭時期稱呼台灣為東都和東寧。台灣清治時期名稱改為台灣。
歷史
- 主條目:台灣歷史
台灣的歷史從西元1624年進入歷史時代後到今天共有以下幾個朝代:台灣史前時期、國際競爭時期、明鄭治台時期、台灣清治時期、台灣民主國時期、台灣日治時期、中華民國統一時期、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
行政區劃
- 主條目: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台灣的行政區劃自2010年五都直轄市成立後的行政區: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金門縣及連江縣。
- 請參見:台灣行政區劃。
氣候
- 主條目:台灣氣候
台灣的氣候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區及熱帶季風氣候區,北部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區,南部則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
教育
- 主條目:台灣教育
台灣的教育制度分為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以及研究所,幼稚園有大班、中班以及小班之分,國小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又分為高級職業學校、高級工業學校和普通高級中學)、大學四年和研究所碩士班兩年以及博士班兩年。
軍事
- 主條目:台灣軍事
台灣的軍事以中華民國國軍為主要的武裝部隊為主。
宗教
台灣是一個宗教自由的國家,大部份人信仰佛教,其他較大規模的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摩門教和天帝教以及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