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修订间差异

来自Quickpedia wiki
內容擴充、修飾語句
第1行: 第1行:
{{Featured article}}
[[File:Flag of the United Nations svg.png‎|thumb|200px|聯合國旗幟]]
[[File:Flag of the United Nations svg.png‎|thumb|200px|聯合國旗幟]]
'''聯合國'''是一個[[國際組織]],在[[1945年]]被[[中華民國]]提出而成立是一個為了維護世界各地和平而成立的,在聯合國成立至今,在這個[[世界]]上的戰爭數量已經減少許多,幾乎都是區域性或是內戰居多,已經不會再出現規模更大的[[戰爭]]了目前的[[聯合國秘書長]]是韓國籍的[[潘基文]]。因為不可能世界都統一成為一個[[國家]],因此就用國際織的[[維和部隊]]來處理世界大小事。
'''聯合國'''是一個全球官方性的[[國際組織]],在[[1945年]]被[[中華民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提出而成立是一個為了維護世界各地和平之組織。在聯合國成立至今,在這個[[世界]]上的戰爭數量已經減少許多,幾乎都是區域性或是內戰居多,已經不會再出現規模更大的[[戰爭]]了目前的[[聯合國秘書長]]是韓國籍的[[潘基文]],有193個[[聯合國會員國列表|會員國]]。
 
主要機構有[[聯合國大會|大會]]、[[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安全理事會]] (安理會)、[[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聯合國託管理事會|託管理事會]]、[[國際法庭]]。因為不可能世界都統一成為一個[[國家]],因此安理會可[[維和部隊]]來處理世界大小事,制裁侵略者 (如[[韓戰]]、[[越戰]]、[[波斯灣戰爭]]、[[南斯拉夫戰爭]]),解決國際糾紛。
 
聯合國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世界和平等方面之合作,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其貢獻為調解國際糾紛、制裁種族屠殺,且成立相關組織以維護及保障人權、整合及穩定經濟 ([[世界貿易組織|WTO]])、改善醫療衛生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廣文化教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科文組織]])等。聯合國至今仍為處理國際事務的重要組織。
==背景==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成效不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計畫成立一個新的國際組織以取代國際聯盟。二戰後,50個國家代表於1945年10月在美國[[舊金山]]簽署《[[聯合國憲章]]》,將總部設於[[紐約]]。
 
[[中華民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擔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常任理事國]],稱為「五強」,擁有否決權,重要議案 (如新國家的加入)需這五國全數通過。但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易造成濫用,其成效常受制於強國的利益和國際情勢變化 (如[[冷戰]]時美、蘇對立)。此外,中國席位在[[1971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而蘇聯席位於[[1991年]]由[[俄羅斯|俄羅斯聯邦]]取代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


== 參見 ==
== 參見 ==
第8行: 第18行:


== 參考資料 ==
== 參考資料 ==
*[[s:w:kinder:Organización_de_las_Naciones_Unidas|ONU]]
*[http://kinder.shoutwiki.com/wiki/Organización_de_las_Naciones_Unidas ONU]
 
*《國中社會3下》,翰林出版,2013年10月版
[[Category:組織]]
[[Category:特色條目]]
[[Category:特色條目]]
[[Category:國際組織]]
[[Category:國際組織]]

2016年4月3日 (日) 15:18的版本

這是特色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這是特色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File:Flag of the United Nations svg.png
聯合國旗幟

聯合國是一個全球官方性的國際組織,在1945年中華民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提出而成立,是一個為了維護世界各地和平之組織。在聯合國成立至今,在這個世界上的戰爭數量已經減少許多,幾乎都是區域性或是內戰居多,已經不會再出現規模更大的戰爭了。目前的聯合國秘書長是韓國籍的潘基文,有193個會員國

主要機構有大會安全理事會 (安理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託管理事會國際法庭。因為不可能世界都統一成為一個國家,因此安理會可組成維和部隊來處理世界大小事,制裁侵略者 (如韓戰越戰波斯灣戰爭南斯拉夫戰爭),解決國際糾紛。

聯合國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世界和平等方面之合作,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其貢獻為調解國際糾紛、制裁種族屠殺,且成立相關組織以維護及保障人權、整合及穩定經濟 (WTO)、改善醫療衛生 (WHO)、推廣文化教育 (教科文組織)等。聯合國至今仍為處理國際事務的重要組織。

背景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成效不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同盟國計畫成立一個新的國際組織以取代國際聯盟。二戰後,50個國家代表於1945年10月在美國舊金山簽署《聯合國憲章》,將總部設於紐約

中華民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擔任常任理事國,稱為「五強」,擁有否決權,重要議案 (如新國家的加入)需這五國全數通過。但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易造成濫用,其成效常受制於強國的利益和國際情勢變化 (如冷戰時美、蘇對立)。此外,中國席位在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而蘇聯席位於1991年俄羅斯聯邦取代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

參見

參考資料

  • ONU
  • 《國中社會3下》,翰林出版,2013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