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域系統

来自Quickpedia wiki

三域系統是由Carl Woese在1990年提出的生物分類,將原核生物分成了兩大類,起初稱為真細菌(Eubacteria)和古細菌(Archaebacteria)。Woese依據16S rRNA序列上的差別,認為這兩類生物和真核生物一起從一個具有原始遺傳機製的共同祖先分別進化而來,因此將三者各置為一「域」(Domain),作為比高的分類系統,并分別命名為細菌域(Bacteria)、古菌域(Archaea)和真核域(Eukarya)。

然而,rRNA樹有可能將進化太快的類群放錯位置(比如微孢子蟲)。有人認為生物的根應該在真細菌之內,很多真細菌的類群在古細菌之前分支出來,很晚古細菌和真核生物才彼此分開。

基於rRNA序列的系統發生樹,顯示了可明顯區別的三支:細菌(Bacteria)、古菌(Archaea)和真核生物(Eukarya)

三域特徵比較[1][编辑]

特徵 細菌
Bacteria
古菌
Archaea
真核生物
Eukarya
形態和遺傳
原核細胞結構
共價閉合環狀DNA
組蛋白
包圍的
細胞壁 胞壁酸 不含胞壁酸 不含胞壁酸
膜脂質 鍵連接 鍵連接 酯鍵連接
核糖體大小 70S 70S 80S
起始tRNA 甲酰蛋氨酸 蛋氨酸 蛋氨酸
多數基因中有内含子
操縱子
mRNA聚A尾
質粒 稀少
核糖體對白喉毒素敏感
RNA聚合酶 1個(4亞基 幾個(各8~14亞基) 3個(各12~14亞基)
需要轉錄因子
啓動子結構 -10和-35序列(Pribnow框 TATA框 TATA框
氯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敏感
生理
產甲烷作用
還原SSO42-H2S,或Fe3+Fe2+
硝化
脫氮
固氮
基於葉綠素光合作用 有(在葉綠體中)
基於視紫紅質的能量代謝
化能營養(Fe, S, H2
氣泡
聚-β-羥基脂肪酸作爲碳儲存顆粒
在80℃以上生長
在100℃以上生長


參見[编辑]

系統發生樹生物分類

參考文獻[编辑]

  1. Michael Madigan, John Martinko: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11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11th Edition. ISBN 978-0131443297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