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所产生的现象,必须透过介质 (非真空状态即有)才能传递[注 1]。属于力学波中的纵波。
声音的频率以赫兹 (Hz)表示,人类能听到的频率是20 Hz~20000 Hz;声音的大小 (或指强度)以分贝 (dB)表示,人类能听到的频率是0 dB~130 dB。
乐器[编辑]
参见:乐器
打击乐器 (体鸣乐器、膜鸣乐器)以敲打使乐器或乐器的一部分振动而发声;管乐器 (气鸣乐器)以吹气使空气柱振动而发声;弦乐器 (弦鸣乐器)以拨弄弦使弦振动而发声。
声速 (音速)[编辑]
因为传话筒等物,证明了除了空气外其他物质也可以传声,不过不同介质会有不同的传声速度,一般来说,声速是固体>液体>气体。
常见物质传声速率 | |
---|---|
物质 | 速率 (单位:米每秒-m/s) |
干空气 (0℃) | 331 |
干空气 (15℃) | 340 |
水 | 1463 |
木材 | 3352 |
玻璃 | 4540 |
铁 | 5032 |
空气的传声速率公式为:331+0.6×T,其中T为摄氏温度。而超音速飞机则是指飞行速率超过340m/s (15℃干空气传声速率)的飞机。
性质及特性[编辑]
- 振幅:音量 (响度)越大,振幅越大;音量越小,振幅越小。
- 频率:音调越高,频率越大;音调越低,频率越小。(介质相同时,fλ成反比)
- 波长:音调越高,波长越短;音调越低,波长越长。(介质相同时,fλ成反比)
- 发音体越短、越细、越紧、越薄时,音调越高、频率越大、波长越短;发音体越长、越粗、越松、越厚时,音调越低、频率越小、波长越长。
- 音色:即波形
声音的接收[编辑]
主条目:听觉
不一定每种声音动物都可以接收。也许耳膜会振动,但听觉受器和大脑无法辨识时,这些就是所谓“听不见”的声音;通常都是受频率影响。
常见动物听力范围 | |
---|---|
动物 | 听力范围 (单位:赫兹-Hz) |
人类 | 20~20000 |
狗 | 15~50000 |
猫 | 60~65000 |
海豚 | 2000~100000 |
蝙蝠 | 1000~120000 |
常见有翅昆虫拍翅频率 | |
---|---|
昆虫 | 拍翅频率 (单位:赫兹-Hz) |
蝴蝶 | <20 (超低声波,因此人类无法听见) |
蜜蜂 | 200 |
蚊子 | 500 |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书目[编辑]
- 《国小自然5下》,南一出版
- 《国中自然1上》,翰林出版
- 《国中自然2上》,翰林出版
- 《3小时读通物理》 (漫画版),世茂出版,左卷健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