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台风相关的条目,请详见台风 (消歧异)。
台风是一个热带气旋,虽然一年四季都会在海面上形成,但一般来说最常出现台风的季节是在夏秋两季,低气压以及热带性低气压都是台风的前身,台风的强度与海水温度息息相关,在东北太平洋、大西洋的国家称为飓风,在西北太平洋的国家们都称为台风,在印度洋的周边国家、南太平洋和澳洲则称为热带气旋或是旋风。
命名
台风的命名自2001年起开始使用,由14个台风委员会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命名的,先前台湾的中央气象局在2000年以前皆使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名称为主,但自2001年以后都使用14个台风委员会的国家和地区所提供名称使用,命名方式以星象、神话人物、动物、植物、地名以及珠宝等方式命名,这些名称只要一但有太强的台风侵袭到某一个国家或是地区造成太强烈的灾害,它就会从命名名单中被除名,并重新命名的名称上去。
命名名单列表
名称 |
除名原因 |
替代名称
|
画眉 |
2001年热带风暴画眉成为有纪录以来最接近赤道的热带气旋 (该纪录在2004年被打破) |
琵琶
|
查特安 |
2002年台风查特安吹袭西太平洋的群岛 |
麦德姆
|
鹿莎 |
2002年台风鹿莎吹袭南韩 |
鹦鹉/如丽
|
凤仙/彭梭娜 |
2002年台风彭梭娜吹袭西太平洋的群岛 |
红霞/诺尔
|
欣欣/妍妍 |
香港天文台以没有地方代表性为由要求将其除名][3] |
白海豚/多尔芬
|
伊布都 |
2003年台风伊布都吹袭菲律宾 |
莫拉菲
|
鸣蝉/梅米 |
2003年台风梅米吹袭南韩 |
彩虹/莫吉给
|
苏特/舒达 |
2004年台风舒达吹袭西太平洋的群岛 |
银河/米瑞内
|
云娜/兰宁 |
2004年台风云娜吹袭中国东部 |
凡亚比
|
婷婷 |
香港天文台以没有地方代表性为由要求将其除名 |
狮子山/莱罗克
|
龙王 |
2005年台风龙王吹袭中国东南部 |
海葵[4]
|
麦莎/马莎 |
2005年台风马莎吹袭中国东南部 |
帕卡
|
彩蝶/娜比 |
2005年台风娜比吹袭日本 |
杜苏芮
|
珍珠 |
2006年台风珍珠吹袭菲律宾及中国南部 |
三巴
|
碧利斯 |
2006年强烈热带风暴碧利斯吹袭中国东南部 |
马力斯
|
桑美 |
2006年台风桑美吹袭中国东部 |
山神/山廷
|
象神 |
2006年台风象神吹袭菲律宾 |
丽琵
|
榴梿 |
2006年台风榴梿吹袭菲律宾 |
山竹/芒库
|
莫拉克 |
2009年台风莫拉克吹袭台湾及中国东部 |
艾莎尼
|
凯莎娜 |
2009年台风凯莎娜吹袭菲律宾 |
蔷琵
|
芭玛 |
2009年超强台风芭玛吹袭菲律宾及中国南部和路径特殊 |
烟花/烟花
|
凡那比 |
2010年台风凡那比吹袭中华民国全境及中国南部 |
雷伊
|
瓦西 |
2011年热带风暴瓦西吹袭菲律宾 |
天鸽
|
宝霞/宝发 |
2012年台风宝发吹袭菲律宾 |
安比(暂译)
|
清松/苏纳姆 |
其发音近似Tsunami,造成马来西亚沿海民众恐慌 |
2015年公布
|
尤特 |
2013年台风尤特侵袭菲律宾及中国大陆南部
|
菲特 |
2013年台风菲特侵袭中国大陆东部
|
海燕 |
2013年超级台风海燕吹袭菲律宾及越南
|
路径
台风最常侵袭岛屿型国家或是大陆边缘靠海的地方,台风一但移动到大陆边缘时其威力就会慢慢减弱,最后变成热带性低气压、温带气旋或是冷锋(即:一般的低气压)。
灾害
台风一但到了很低的气压之后,例如900百帕以下时,被台风侵袭过的地方都会被台风的风力以及雨势造成重大灾难,台风来时会造成土石崩坍或是大停电或淹水等灾害,甚至在淹水比较严重的地方还会导致一些疾病的慢延,例如登格热。
警报
根据台湾中央气象局针对台风的威力强度做出了分类,轻度台风、中度台风以及强烈台风的分级方式,在香港针对台风的分级方式为1号风球、2号风球、3号风球以及4号风球的分级方法。
飓风
参见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