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文華殿大學士兼户部尚書张玉书及經篩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擔任主编,参考明代的《字汇》、《正字通》两书而写,是一套成书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详细汉语辞典,重印至今不輟。
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下詔始修《康熙字典》,由張玉書任總閱官、陳廷敬輔助,另有史夔、吳世燾、萬經、劉巗、周起渭、蔣廷錫、汪漋、勵廷儀、張逸少、趙熊詔、涂天相、王雲錦、賈國維、劉灝、梅之珩、陳璋、陳邦彥、王景曾、淩紹雯等二十八人任纂修官。康熙五十年張玉書病逝、賈國維因“行止不端”被革職,劉巗亦因《南山集》案被「革職僉妻,流三千里」,陳廷敬於五十一年四月逝世,五十二年淩紹雯、史夔先後辭世,五十三年周起渭去世。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頒行,歷時六年。《康熙字典》共载47,035字目,書按地支分為十二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3卷,以214个部首分类,一一列出《廣韻》、《集韻》、《韻會》、《唐韻》等韵书的音切,并注有「反切」、「直音」兩種注音、出處、及参考等,多引《尚書》、《孟子》、《莊子》、《荀子》、《世紀》、《左傳》等經、史、子、集之書為證。書中並按韻母、聲調以及音節分類排列韻母表及其對應漢字,另外附有《字母切韻要法》和《等韻切音指南》。
《康熙字典》字義下列有該字的不同音切和意義,除僻字僻義外都引錄書證。清代法律规定,凡读书人策应科举考试,书写字体必须以《康熙字典》为标准,因此,该书对学术界影响很大,成書之後,流行極廣,至今仍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语文工具书。
《康熙字典》有清代的木刻本,晚清时,上海出现了好幾種影印本,中华书局过去会用同文书局的影印本为底本制成锌版,现在利用存版重印,并附王引之的字典考证於后,以供参考。
乾隆年间,王锡侯著《字贯》一书,第一次指出了《康熙字典》在引证、释义等方面的缺點,然因冒犯皇帝“御定”之威嚴,落得满门抄斩,其著作也被付之一炬。至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奉皇帝之命,著《字典考证》校正了部分《康熙字典》引书方面的错误,當中引用書籍字勾訛誤共2588條。日本人渡部温著有《康熙字典考异正误》,查出錯誤達11700多條。
-
中華書局康熙字典(2005年再版在香港出版,編印)
-
中華書局康熙字典(2007年再版在北京出版,編印)
結構[编辑]
亦見康熙字典在线版本 Kangxi Dictionary Net Version (edition of 19??):
- 御製序:pp.1-6
- 凡例:pp.7-12
- 等韻:pp.13-40
- 總目:pp.41-49
- 檢字:pp.0-71
- 正文:pp.75-1631
- 主內容:pp.75-1538
- 補遺:pp.1539-1544
- 補遺:pp.1545-1576
- 備考(No-source-characters):pp.1577-1583
- 備考:pp.1585-1631
- 後記:pp.1633-1635
- 考證:pp.163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