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

来自Quickpedia wiki
Msnhinet8留言 | 贡献2009年3月8日 (日) 07:16的版本 (新頁面: 蔣中正(英文表示:Chiang Kai-shek)(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1],原名瑞元、家譜名周泰、學名志清。中華民國政治家、軍事家...)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蔣中正(英文表示:Chiang Kai-shek)(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1],原名瑞元、家譜名周泰、學名志清。中華民國政治家、軍事家,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清朝浙江省奉化縣,逝世於中華民國台北市的住所士林官邸內。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2]、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務。他是唯一同時統治過中國大陸和台灣的近代中國領導人。

名字

一如其他的中國歷史人物,蔣中正一生中有多個名字。下列是他常用的名號和稱呼。

性質 名字 說明
譜名 周泰 族譜記載的名字。
幼名 瑞元
学名 志清 16歲到寧波上學時所取。
中正 1917年1918年之間所取。
介石 1912年留學日本時於自創雜誌《軍聲》中使用的筆名,後成為
拉丁轉寫 Chiang Kai-shek Kai-shek 是「介石」的粵語音譯

中國大陸地區較少使用「中正」或「蔣中正」,而一般稱其為「蔣介石」。在有關八年抗戰的影視作品中,常按職務稱為「蔣委員長」,委員長成為蔣的代名詞,中國人普遍接受此名;他在臺灣地區的正式名稱為「蔣中正」,或簡稱「中正」(威妥瑪拼音Chung-cheng),如臺北市的蔣中正紀念館名為中正紀念堂、臺灣各縣市的文化中心名為中正文化中心、臺北市立中正國中國立中正大學,以及臺灣最常見的路名:中正路

由於蔣長期擔任黃埔軍校校長與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之職務,軍士稱他做蔣校長,對國軍發展和建設貢獻很大,所以也有「國民革命軍之父」或「中華民國國軍之父」的稱呼。

說英語的外國人(特別是美國人)暱稱蔣中正為Gimo,取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蔣擔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即大元帥,Generalissimo)的英語簡寫。而現在的紀錄片都以Chiang Kai-shek作為他的英文名稱。

蔣中正逝世後,在臺灣戒嚴時期,多用挪抬的尊敬寫法:「先總統 蔣公」稱呼。隨著解嚴後政治情勢改變,這個寫法仍經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