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
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2009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但本季的第一个热带气旋竟在1月3日已形成,主要原因是受到去年拉尼娜现象所影响。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中国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2009年太平洋飓风季。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日本东京台风中心命名,而在该地区的热带低气压的编号都以W字母作结。而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气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同一个风暴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名称。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台风笔记 编辑
台风的命名 编辑
- 第一组:丹瑞(柬埔寨提供)、海葵(中国提供)、奇洛基(北韩)、启德(中国香港)、天秤(日本)、布拉万(老挝)、三巴(中国澳门)、杰拉华(马来西亚)、艾维尼(密克罗尼西亚)、马力斯(菲律宾)、凯米(韩国)、巴比伦(泰国)、玛莉亚(美国)、山廷(越南)、宝发(柬埔寨)、悟空(中国)、苏纳姆(北韩)、珊珊(中国香港)、雅吉(日本)、丽琵(老挝)、贝碧佳(中国澳门)、伦比亚(马来西亚)、苏力(密克罗尼西亚)、西马隆(菲律宾)、奇比(韩国)、芒库(泰国)、尤特(美国)、潭美(越南)。
- 第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