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層 (又稱大氣圈)是因為重力而包裹在地球表面的一團空氣

組成 编辑

原始大氣 编辑

最原始之大氣包含氫氣氦氣甲烷氨氣,因為地球初形成時引力不足,因此較輕的氫氣和氦氣便飄散至太空

之後,地球形成固體地殼,並出現火山,其噴發物改變了大氣的組成,此時,大氣中包含了水氣二氧化碳氮氣

最後,二氧化碳溶於海水中,或與結合變成石灰岩,使二氧化碳濃度逐漸降低,形成今日的大氣。

現今大氣 编辑

其組成以氮氣最多,占78% (約五分之四);氧氣其次,占21% (約五分之一)。且氬氣是最多的惰性氣體,占0.9%。

二氧化碳、水蒸氣臭氧的含量會隨時間地點不同而不同。

分層 编辑

從地面到太空,分為:

  • 對流層:最接近地表。因為此處空氣會對流,因而得名。各種天氣現象亦在此產生。
  • 平流層:又稱同溫層。不會產生對流,熱空氣在上、冷空氣在下。臭氧層、強烈西風 (稱作噴射氣流)亦在此層中。
  • 中間層:又稱中氣層。大氣層最低溫處,也最難以到達。
  • 熱成層:又稱熱氣層、增溫層、熱層。
    • 離子層:又稱電離層、游離層。可反射電波、產生極光
    • 散逸層:又稱外氣層。人造衛星軌道即在此層中。此處溫度實際上達1500℃,但是因為大氣非常稀薄,因此溫度計只能量到攝氏零下。


參考文獻 编辑

書目 编辑

  • 《國中自然1上》,翰林出版,2011年6月版
  • 《國中自然2上》,翰林出版,2012年6月版
  • 《升國中前必讀的漫畫科學教科書 1》,高允坤著,金炫辰譯,臺灣麥克出版
  • 《觀念地球科學 III 海洋.大氣》,天下文化出版,Lutgens (呂特根)、Tarbuck (塔布克)、Tasa (塔沙)著

網站 编辑

注釋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