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皇太極

来自Quickpedia wiki
Msnhinet8留言 | 贡献2009年6月10日 (三) 00:27的版本

清太宗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满洲爱新觉罗氏,名皇太极p=Huuwang Taiji,亦作皇太子洪太極黄台吉),军事家、政治家。满族,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

生平

皇太極於萬曆二十年十月廿五出生。尊称后金天聪帝爱新觉罗皇太极,也称清太宗崇德(文)皇帝皇太极。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攻而未克,皇太极亲临战场,目睹了八旗軍最惨痛的一败。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毒疽发作而死,皇太极继承汗位。

1627年,皇太极亲率大军发起宁锦之战,再次大败。后来,他诱使明思宗处死袁崇焕,又仿製紅衣大炮,並建立現代化炮兵部隊——重軍。皇太极在世时期,将都城沈阳改名“盛京”。1636年皇太极控制漠南蒙古后改国号为“大清”,改名元崇德,是大清帝国的实际建立者和开国皇帝。

崇德六年即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帶病急援松錦之戰,史载“上行急,鼻衄不止,承以椀”,马不停蹄,昼夜兼行五百餘里。在松山大敗明軍,生俘洪承疇,《清太宗实录》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骆驼六十六、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副。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此役为后来清朝灭明征服天下立下基础。《清史稿·太宗本纪》评价:“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皇太极腦中風病逝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晚十时入關前夕,年五十二岁。後葬于沈阳昭陵(今沈阳市北陵公园北)。由於死前未立繼承人,其弟睿親王多爾袞與長子豪格爭位不下,彼此陳兵示威。最終多爾袞獨排眾議,擁立孝莊文皇后的七歲兒子福臨,是為清世祖。

皇太极的本名

关于皇太极的本名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叫阿巴海(又作阿渤海),一说是叫黑还勃烈。「皇太极」只是一个称号,意思可能只是「黄」台吉。 而「台吉」则是瓦喇、鞑靼贵族在明代常用的头衔,从汉语「太子」演变而来,但意思最接近「王子」或「汗王」。 在清初汉语典籍中,皇太极的名字常被记载为「黄台鸡」或「黄台吉」。 后在清高宗朝,才钦定为「皇太极」。但是,皇太极直接从「皇太子」头衔演变来的说法欠根据。后金统治者没有采用「皇太子」头衔的惯例,更无可能作为初生子嗣的本名。开始用「黄」多于「皇」也可以看出本来没有僭越「皇」的意思。第二,说本名为「阿巴海」又欠根据。因为最初把该名判断为「本名」的是西方史作,很可能把皇太极的年号Abkai sure误解为本名。所以黑还勃烈一名最有可能,因为「黑还」不过是「黄」这个汉语名字的音异,而「勃烈」而则是蒙语名「苍狼」的意思。因此皇太极的名字本来就叫「黄‧勃烈」,当他被承认为「台吉」的时候,人们就不呼全名,而用简化的本名,加上头衔,称之为「黄‧台吉」,而这也是清太宗名字在乾隆之前在汉字文典里最常用的形式。也就是说「皇」字和「极」字是后世追改的。还有说法是,「勃烈」也不是他本名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贝勒」的一个音异而已。皇太极的本名就叫「黑还」,也就是汉语「黄」的意思。小时是「黄贝勒」,青年是「黄台吉」,符合逻辑。

皇太极继位之谜

努尔哈赤死时,身后有代善、阿拜、汤古代、莽古尔泰、塔拜、阿巴泰皇太极、巴布泰、德格类、阿济格、巴布海、赖慕布多尔衮多铎、费扬果共十五个儿子。皇太极是努尔哈赤八子,为何能继承皇位,有不同的说法。

后妃

  •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所有博尔济吉特氏都是蒙古科尔沁部人)名哲哲。正宫皇后。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 孝莊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莊妃。生一子,顺治帝。女三,下嫁弼尔塔哈尔、色布腾、铿吉尔格。
  •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生一子,二岁而殇。
  • 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生一子,博穆博果尔。一女,下嫁噶尔玛索诺木。
  • 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瑪璪。衍庆宫淑妃。
  • 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的女儿。生一子,洛博会
  • 继妃,乌拉纳喇氏。生二子,豪格洛格。一女,下嫁旺第。
  • 侧妃,叶赫那拉氏。生一子,硕塞
  •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生两女,下嫁夸扎、哈尚。
  • 庶妃,纳喇氏。生一子,高塞。二女,下嫁辉塞、拉哈。
  • 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生一女,下嫁吴应熊
  • 庶妃,颜扎氏。生一子,叶布舒
  •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生一子,常舒
  • 庶妃,生一子,韬塞
  •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子女

皇太极生有11子14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