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Msnhinet8/包姓:修订间差异

来自Quickpedia wiki
第6行: 第6行:
*[[包鹹]]:字子良,為後漢時期會稽曲阿人,年少時為諸生,去世時71歲。
*[[包鹹]]:字子良,為後漢時期會稽曲阿人,年少時為諸生,去世時71歲。
*[[包拯]]:字希仁,即今天稱的包青天,為[[廬州]][[合肥]]人,於[[1027年]]中[[進士]],之後任職龍圖閣大學士及天章閣侍制,因實行嚴刑俊法他周邊大臣顯貴都不敢為宦。
*[[包拯]]:字希仁,即今天稱的包青天,為[[廬州]][[合肥]]人,於[[1027年]]中[[進士]],之後任職龍圖閣大學士及天章閣侍制,因實行嚴刑俊法他周邊大臣顯貴都不敢為宦。
*[[包世臣]]:字慎伯,號倦翁,為清中後期的一位官員,於[[1808年]]中[[舉人]],


== 參見 ==
== 參見 ==

2023年2月15日 (三) 08:33的版本

包姓中國華人的姓氏之一,在中國排名第181名。

起源

包姓最早起源於風姓,是上古時代一位部落酋長伏羲之後,伏羲創造八卦,傳說他教人如何捕魚及畜牧,並以充庖為廚,後代便改姓包。

古今名人

  • 包鹹:字子良,為後漢時期會稽曲阿人,年少時為諸生,去世時71歲。
  • 包拯:字希仁,即今天稱的包青天,為廬州合肥人,於1027年進士,之後任職龍圖閣大學士及天章閣侍制,因實行嚴刑俊法他周邊大臣顯貴都不敢為宦。
  • 包世臣:字慎伯,號倦翁,為清中後期的一位官員,於1808年舉人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