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帝:修订间差异

来自Quickpedia wiki
新頁面: '''清仁宗'''年號嘉慶,是清朝的一名皇帝,在位25年,父為乾隆皇帝。 ==嘉慶君遊台灣== 有一則民間傳說,嘉慶帝曾經來...
 
參考維基文庫上的清史稿擴充,至於中西曆轉換則使用中研院的服務
第1行: 第1行:
'''仁宗'''年[[嘉慶]],是[[清]]的一名[[皇帝]],在位25,父[[清高宗|乾隆皇帝]]。
[[清朝]]'''仁宗睿皇帝''',諱'''顒琰''',是[[清高宗|高宗皇帝]]的第十五子。母親為魏佳氏,追尊孝儀皇后。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生。乾隆54年封他為嘉親王。乾隆60年9月立為皇太子,高宗傳位與他,以次[[嘉慶]]元年。<ref name="top">趙爾巽。《[[wikipedia:zh:s:史稿|清史稿]]》本紀十六 仁宗本纪:首段</ref>
==嘉慶君遊台灣==
==生平==
有一則民間傳說,嘉慶帝曾經來到台灣,但是其實中國歷代皇帝從來沒有一個皇族以皇帝身分到過台灣。
乾隆60年九月辛亥,乾隆帝在[[勤政殿]]召見皇子、皇孫和王公大臣們,宣布立皇十五子嘉親王為皇太子年為嗣皇帝嘉慶元年。撫恤江蘇海州等七州縣水災。<ref name="kaotsung-6">趙爾巽。《史稿》本紀十五 高宗本纪六</ref>
 
12月戊寅,乾隆帝發布了一篇上喻:「朕於明年歸政後,凡有繕奏事件,俱書[[太上皇|太上皇帝]]。其奏對稱太上皇。」<ref name="kaotsung-6" />
 
1796年2月29日(嘉慶元年正月戊辰),舉行內禪,顒琰陪著高宗到奉先殿、壽皇殿等處祭拜。之後高宗到太和殿授璽與顒琰。顒琰即位後,尊高宗為太上皇帝,並讓高宗訓政。庚戌日立喜塔拉氏為皇后。<ref name="1-year">趙爾巽。《清史稿》本紀十六 仁宗本纪:元年</ref>
 
==逸事==
===遊台灣===
臺灣島有一則民間傳說,嘉慶帝曾經來到[[台灣]],但是其實中國歷代皇帝從來沒有一個皇族以皇帝身分到過台灣。
==參考來源==
{{reflist}}
 
{{清國君主|仁}}
{{清國君主|仁}}

2016年8月14日 (日) 08:58的版本

清朝仁宗睿皇帝,諱顒琰,是高宗皇帝的第十五子。母親為魏佳氏,追尊孝儀皇后。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生。乾隆54年封他為嘉親王。乾隆60年9月立為皇太子,高宗傳位與他,以次年為嘉慶元年。[1]

生平

乾隆60年九月辛亥,乾隆帝在勤政殿召見皇子、皇孫和王公大臣們,宣布立皇十五子嘉親王為皇太子,次年為嗣皇帝嘉慶元年。撫恤江蘇海州等七州縣水災。[2]

12月戊寅,乾隆帝發布了一篇上喻:「朕於明年歸政後,凡有繕奏事件,俱書太上皇帝。其奏對稱太上皇。」[2]

1796年2月29日(嘉慶元年正月戊辰),舉行內禪,顒琰陪著高宗到奉先殿、壽皇殿等處祭拜。之後高宗到太和殿授璽與顒琰。顒琰即位後,尊高宗為太上皇帝,並讓高宗訓政。庚戌日立喜塔拉氏為皇后。[3]

逸事

遊台灣

臺灣島有一則民間傳說,嘉慶帝曾經來到台灣,但是其實中國歷代皇帝從來沒有一個皇族以皇帝身分到過台灣。

參考來源

  1. 趙爾巽。《清史稿》本紀十六 仁宗本纪:首段
  2. 2.0 2.1 趙爾巽。《清史稿》本紀十五 高宗本纪六
  3. 趙爾巽。《清史稿》本紀十六 仁宗本纪:元年


大清帝國皇帝(愛新覺羅氏)
「後金大汗」
清太祖努爾哈赤
清朝皇帝」
皇太極順治帝福臨、康熙帝玄燁、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曆、
嘉慶帝顒琰、道光帝旻寧、清文宗奕詝、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湉、宣統帝溥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