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修订间差异

来自Quickpedia wiki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台灣在[[1544年]]的時候被[[葡萄牙]]發現,並稱呼台灣為[[福爾摩沙]]有美麗之島的意思,[[1604年]][[荷蘭人]]佔領了台灣的[[澎湖縣]],[[1624年]][[荷蘭人]]經由[[中國]][[明朝政府]]同意,改佔領[[台灣島]],[[1661年]]末代[[荷蘭駐台灣行政長官]][[揆一]]離台,台灣開始進入[[明鄭時代]],[[1674年]]台灣[[延平郡王]][[鄭經]]趁[[清朝]]鬧[[三藩之亂]]西進中國,結果於[[1681年]]兵敗,逃回[[台灣]]。[[1683年]][[鄭克爽]]降清,[[1684年]]台灣正式成為[[中國]]領土。在台灣的清兵及官員因為管理不周,經常在台灣發生內亂,那些起義者的領袖都希望台灣能脫離清朝而獨立建國,像是1721年在台灣發生的朱一貴事件以及1786年發生的林爽文事件和1862年發生的戴潮春事件等,在台灣還有因為自己的祖籍和別人的祖籍不一樣而發生的[[械鬥事件]]。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滿清]]戰敗[[日本]],因此將[[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台灣]]和[[澎湖]]送給日本管轄。[[1895年]]台灣因為不滿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因此成立[[台灣民主國]]抗日。
台灣在[[1544年]]的時候被[[葡萄牙]]發現,並稱呼台灣為[[福爾摩沙]]有美麗之島的意思,[[1604年]][[荷蘭人]]佔領了台灣的[[澎湖縣]],[[1624年]][[荷蘭人]]經由[[中國]][[明朝政府]]同意,改佔領[[台灣島]],[[1661年]]末代[[荷蘭駐台灣行政長官]][[揆一]]離台,台灣開始進入[[明鄭時代]],[[1674年]]台灣[[延平郡王]][[鄭經]]趁[[清朝]]鬧[[三藩之亂]]西進中國,結果於[[1681年]]兵敗,逃回[[台灣]]。[[1683年]][[鄭克爽]]降清,[[1684年]]台灣正式成為[[中國]]領土。在台灣的清兵及官員因為管理不周,經常在台灣發生內亂,那些起義者的領袖都希望台灣能脫離清朝而獨立建國,像是1721年在台灣發生的朱一貴事件以及1786年發生的林爽文事件和1862年發生的戴潮春事件等,在台灣還有因為自己的祖籍和別人的祖籍不一樣而發生的[[械鬥事件]]。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滿清]]戰敗[[日本]],因此將[[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台灣]]和[[澎湖]]送給日本管轄。[[1895年]]台灣因為不滿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因此成立[[台灣民主國]]抗日。


[[1945年]][[10月2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並將台灣等領土回歸給[[中華民國政府]],1945年到[[1949年]]這期間[[中國]]得到了短暫的統一,1949年[[國共內戰]]暴發,國民黨政權逃到台灣來,中央政府改在台灣台北市。
[[1945年]][[10月2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並將台灣等領土回歸給[[中華民國政府]],1945年到[[1949年]]這期間[[中國]]得到了短暫的統一,1949年[[國共內戰]]暴發,國民黨政權逃到[[台灣]]來,中央政府改在台灣[[台北市]]

2014年3月8日 (六) 04:33的版本

台灣在1544年的時候被葡萄牙發現,並稱呼台灣為福爾摩沙有美麗之島的意思,1604年荷蘭人佔領了台灣的澎湖縣1624年荷蘭人經由中國明朝政府同意,改佔領台灣島1661年末代荷蘭駐台灣行政長官揆一離台,台灣開始進入明鄭時代1674年台灣延平郡王鄭經清朝三藩之亂西進中國,結果於1681年兵敗,逃回台灣1683年鄭克爽降清,1684年台灣正式成為中國領土。在台灣的清兵及官員因為管理不周,經常在台灣發生內亂,那些起義者的領袖都希望台灣能脫離清朝而獨立建國,像是1721年在台灣發生的朱一貴事件以及1786年發生的林爽文事件和1862年發生的戴潮春事件等,在台灣還有因為自己的祖籍和別人的祖籍不一樣而發生的械鬥事件。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滿清戰敗日本,因此將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台灣澎湖送給日本管轄。1895年台灣因為不滿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因此成立台灣民主國抗日。

1945年10月2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並將台灣等領土回歸給中華民國政府,1945年到1949年這期間中國得到了短暫的統一,1949年國共內戰暴發,國民黨政權逃到台灣來,中央政府改在台灣台北市